2020年北大教职工户外健身协会(TOEAPU)十周年徒步大会26组队记
TOEAPU (2020-10-26)
王堃
2020.10.24
小记:与燕园有着千丝万缕联结的12人,适逢北大教工户外健身协会十周年徒步大会,因缘际会,共聚26组,相互扶持,顺利完成了16km徒步旅程,除一位老师转有爱组提前返校,其余11人全员归队,完美收官~
26组的队员们:

鬼笑石-部分队员合影-路人持闫中方校友手机摄

7车合影中的26组队员-摄影:徒步群HL老师

有爱的背影(主人公:韩小英老师及家属何轩老师)-摄影:王春海老师

左上:董鹏媛老师 右上:谢云超老师
左下:聂瑞娟老师 右下:张红梅老师
行前,协会老师对集结工作做了细致筹划,简洁明了,按部就班照做便好。出发当天,闫中方校友率先到达集合点,立即分享了现场情况,方便队友们找到车辆。所有队员都准时到达,按计划分发了活动物品。
大约在上午9点抵达徒步的起点,清点好人数,一队队协会小红帽(小灰帽)就浩浩荡荡地出发啦。
扬旗启航: 三两结伴:


摄影:蔡国帅老师 摄影:闫中方校友
上山后,人群渐渐疏散,意识到可能会出现给队员带路的需要,而此刻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不知道路线的“导游”,或者举旗的工具人...正在担心的时候,车长群发来了徒步路线的轨迹,得救了,轨迹在手,找路不愁,赞协会靠谱~
另外,起初掌握不好队伍节奏,队伍中有体力好、腿脚快的,就赶在了前面,也有第一次参加徒步活动缺乏经验,不敢贸然走得太急,就渐渐落在了后面,多数队员走在整个队伍中间靠前一些的位置。但是26组在组群中全程保持密切联络,确保知悉每位成员的大概位置。同时,靠前的队友发挥了极大的“探路”作用。蔡国帅老师体力好,轻松走在前面,总是事先告知我们前方的道路情况,提早确认路线~闫中方校友走在前面悠然拍摄,还不忘随时提醒我们该走哪条道路,必要时会专门在岔路口等待后部队员~~房玉元老师有过今天这条路线的徒步经验,为我们指引方向、判断剩余路线,简直是我们的定心石~毛翯校友户外经验丰富,总是在徒步的关键节点为我们兜底,还局气地为大家“缘”到了好几瓶矿泉水~
那些我们寻找彼此的打卡坐标和路线共享:

截图自26组微信群
那些曾让我们诧异的路口:

截图自26组微信群
每一次停留修整,队员们都热心分享自己携带的食物,尤其是杨路平老师的小零食分享,杨老师的小背包简直是个百宝箱,都是好吃的,一上来就塞给我一口袋,路上还不停地分享给大家,不但可以充饥,还可令心情愉悦,步履轻快~
尤其值得惊叹的是,26组惊现一位摄影达人,不仅担纲队员拍摄,更留下了沿途最美的几抹景色,与君共赏万树红遍、层林尽染:

风景摄影:闫中方校友
居中人物摄影:王堃
一路上,我们在攀谈和互相鼓励中暂时忘却疲累,抛掉烦恼,专注享受在大自然中的自我放归。道路留下了我们的足迹,镜头印刻着我们执着前行的背影:

右下:闫中方校友摄
左上、右上、左下:王堃摄
但经验不足还是避免不了失误...由于我的大意(我以为后半段路程都要沿着水泥路一直往前走),所以我在快活林只给张红梅老师、董鹏媛老师和谢云超老师指明了方向就任由他们三人自己找路了...结果按照计划路线,在鬼笑石处不应再继续往前走,而应从平台处转折而下,结果当我走到鬼笑石,知道我想的路线不对的时候,三位老师已经走出好远...折返太费时间了,而虽然三位老师通过导航能找到清晰规划的路线,似乎用时也相对较短,然而高德地图却将三位老师引入一条无人小径...虽然侥幸及时抵达终点,但不免后怕,幸亏是在成熟景区,而不是真正的野外。
日后,如果再承担队长职责,一要提前确定和熟悉路线,最好是找机会实地走一趟;二是要提前了解队员状况,幸好走在后部的韩小英老师临行前告知此次是她第一次参加16km的徒步,对此不是很有把握,我才可以预先跟协会老师确认意外情况的处理安排,做到心中有数,相比于韩老师,此次是我欠考虑了;三是要确保自身体能可以胜任,如果没有队员的帮助,在体力欠佳的状态下,我能顾及到的组织事项非常有限;四是要对活动的总体强度有正确的预判,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在无法评估或者无法准确评估的情况下,坚决等待领队支援,此次路线简单,又有经验丰富的队员,我们可以相对半自由活动,但是如果下次参与难度更高一点的活动时,切不可因猎奇或者过度自信而单独行动,置自身于险境,我可能想得太夸张了(笑cry)。
最终,26组队员得以全员归队,及时乘车返校,离不开协会老师们的精心规划、细致筹备,离不开协会领队老师的陪同照护,离不开所有老师和校友的团结,离不开小组队员的互相扶持和协助。收获很多,感恩更多,26组共贺北京大学教职工户外健身协会十周年,愿有来日,再赴山野。
版权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资料归协会和作者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且不可篡改,所有材料均不能用于商业运作,如有侵权,协会将采用法律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