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跸山的路
王伟 (2015-11-04)
路本是羊肠小道,不及人宽。经年人迹罕至,灌木交错杂生,遮掩路迹。虽是金秋时节,叶落枝秃,也只有依稀痕迹可寻。行于其间,足踩手拨,仍免不了挂伤处处、刺痕点点。山顶大石堆叠,往往有数处需要攀援,手脚并用、前后相助,方能得上。又有窄路临崖,过而心惊。又有坡奇陡无比。埋头弯腰,奋力登上,大腿酸颤,气喘不已。
如此行走六七个小时,虽也见着了些蓝花紫草、黑果红枣、巨石细泉、苍蓬秋叶,但一来群山高不过几百米,秋色未浓,景色不算上佳;二来大半路程灌木没顶,视野受阻;三来路野难走,挂伤刺痕疼痛牵心,未必能有欣赏风景的心情。揣想各人感受,恐怕是懊恼后悔,只觉不如躺在家中看连续剧的好。但看众人神色,却少怨怼,而多新奇刺激、畅快得意。行路之苦尚且如此,探路之艰更不必言。那探路之人,舍弃康庄大道不走,偏要来这荒僻无人的野山,兜兜转转,寻一条荆棘满路的野道。想来行路的乐趣,虽在风景之中,更在风景之外。
路有宽窄大小,却无优劣高下。走得人多了,土路铺上水泥,增加车道,架设高桥。虽通达便捷,却也有噪音废气、堵塞拥挤。走得人少了,路被草木占据,风蚀雨蚀,残破不堪。虽艰险难走,却也有奇花异草、鸣虫飞鸟。若所有人都走同样的路,绝谷的风景、深山的宝藏又有何人能得窥一二呢?同样的路走得久了,总想走走不同的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得空闲时体验一把不同的路,人生方能精彩吧。
评论
| 文采飞扬!
| |
| 牛人,厉害,当代才女
| |
| 赞~
| |
| 有人走一路吃一路,比如袁老师,有人走一路思考一路,比如王伟小姑娘。姑娘好文采!
| |
|
我要评论:
| | |
版权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资料归协会和作者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且不可篡改,所有材料均不能用于商业运作,如有侵权,协会将采用法律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