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罕至处披荆斩棘 ———记下店村-驻跸山-凤凰岭徒步穿越
胡希琴 (2015-11-02)
有人说我们这次走得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披荆斩棘的穿越之路,有人说我们走的是一条扎来扎去的路,还有人说我们虽走了十几公里,但从疲累程度上来讲,要累过平地的三十公里穿越。那么,我们这次到底走的是一条什么路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出发的车上,领队霍老师就给我们简介了路线:我们今天将从下店村穿行至驻跸山,然后再下到凤凰岭,我们要走的是一条人迹罕至的路线。听的我是一阵窃喜,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中漫步,走他人不得走之路,赏他人不能赏之景,那不正中我下怀吗?^_^ 领队威武!然而我的莫名的喜悦好像被队长给一眼识破了,这不一到目的地,队长就揪住了我,“小胡啊,你好久没出现了,这次也写一篇队记吧。”我没听错吧?队记不是交给那两个不必再相争的新队员去写了吗?我入会已超一年,参与活动也超三次,怎么论都不是新队员啊。然而,队长军令如山,我岂敢抗旨不尊。于是乎,我现在就乖乖坐在这里写队记了。 (我好能闲扯,其实就是想知道,霍队是不是每次走新路线都得让我欠协会一篇队记。。。)
总体说来,我们这一路的经历都是围绕着人迹罕至这个显著的路线特征而展开的。因为人迹罕至,所以入山口被封了,领队跟乡民打听才得以找到新的突破口;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此行需要我们在杂生的灌木丛和荆棘林中寻路,所以我们不仅得以重归山林,拥抱大自然,还结结实实地拥抱了一路上草木的枝枝蔓蔓、尖尖刺刺、尘尘土土,各中酸爽,只有亲身走过的人才能体会。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我们一路见识了素日难得一见的好几种奇草异木,有遍身都撑起了小伞的草儿,有飘着棉絮的花藤,还有结了满树的小黑果子、却又把树尖都长成锐利的尖刺的小灌木,更不用提一路吃不完的又酸又甜的山枣了。我们在一棵大柳树旁的一块大石头下面发现了泉水,在小路旁发现了鸟儿都飞走了的鸟窝,在石缝路里验证了自己是不是瘦到足以穿越路线中最窄的路。也是因为人迹罕至,我们一路都埋头走在丛林深处,所以后面的队友走上了歧路,我们大部队到了山头才发现。哈哈。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我们一直都找不到一块宽阔平坦的地带,于是我们就如行军打仗的军人般,一条长龙就地而坐三下两下吃完了午餐。还是因为人迹罕至,我们的脚时不时的要踩在离陡坡俏壁几厘米的地方,往下看的时候都不得不赞叹自己矫健的身手。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让我先喘口气。。。)
我想说我是怀着愉悦的心情走完了全程的。我们进入凤凰岭景点前的路程共征服了两大五小七个山头,基本上走的是不断上上下下的波浪形。全程上升下降累计海拔高度各1300米。我喜欢这种在山上自由行走的感觉。没有台阶没有水泥路,没有人为设定的路径与终点,只有一座连一座的荒山,处处都是路又处处本无路,随处是终点又处处是起点,这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高海阔任尔行的感觉我怎么能不喜欢呢。(此处可以唱一句我是自由行走的花~~)坐在山顶遥望远处,层峦叠嶂奇峰异石尽收眼底,还有那一大片城市所在的地方,让人一下子就理解了北京以前何以被叫做北平。当然,我们走过的路线仅仅是那一片山海中的百分之一,但是回望走过的路,脚步丈量过的地方分外的亲切。征服的喜悦油然升起。
即便如此,终于走完这段扎来扎去的路,抵达凤凰岭景区的时候,还是有好多队友由衷的松了一口气。凤凰岭景区怪石嶙峋,趁着夕阳晚霞我们观赏了石上塔、宫保石寨,心里美美的走着天梯下到了山底。(说来真不好意思,前半段我都走在队伍前列,感觉游刃有余,可是到了下台阶的时候,我就被狠狠的撇到了队尾,前后都不见个队友。下台阶总是很慢,怎么破~~)
最后还要总结两点,一是领队威武,一是我们团队威武。作为资深领队的霍队和马队长对行进中的变化的应对让人顿觉好有安全感:面对封路,领队说早有备用路线;面对中途队伍走散,及时找回后岔路口都再三强调,并安排队友把守;面对超过预设时间,我们整个团队也是坦然一笑。还有领队王伟,把最难走的一个关口三条路线都试走一遍后,选了最好走的一条带领大家穿过,一个90后的小妹妹,责任感好强呢。最后回程时押队尾,她陪着队尾的老师走到最后,不得不赞!我们团队最小的队友才十一岁,最大的年近六旬,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抱怨,我们的队伍不得不赞!哈哈
然后弱弱的问一句,那个印有协会LOGO的头巾啥时候能发一条呀,(*^__^*) 嘻嘻……
评论
| 点赞来了,我们骑行的队记貌似还没写吧!您看着来吧;-);-)
| |
| 赞
| |
| @刁建森 我猜可能是我长得和某位骑行的队友有点像······ 虽然我很向往哪天也能去骑行,可是我一直都还没能如愿····
| |
| 小胡老师写得好欢乐,赞一个!
| |
| 不过需要澄清一下,我们当天进山走的就是预计中的线路,备用线路并没有启动。在前往入山口的途中,一位村民误以为我们要从他们村口上山,自以为是指点了一番,给大家造成了误会。其实我们完全是按照自己之前规划好的路线走的。
| |
| 写得好赞!
| |
| 赞,头巾会有的!
| |
| @霍龙社 嗯 霍老师,以后有这种有趣的路线都跟您走啦,不虚此行啊~~
| |
| @姜海玲 嗯嗯,好期待~~
| |
|
我要评论:
| | |
版权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资料归协会和作者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且不可篡改,所有材料均不能用于商业运作,如有侵权,协会将采用法律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