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News

茶山-东甸子梁徒步&泥河湾博物馆-开阳古堡-小长梁地质探秘之旅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15 00:00:00 | 点击:

茶山-东甸子梁徒步&泥河湾博物馆-开阳古堡-小长梁地质探秘之旅

贾志怡 (2015-07-15)

本周露营四点就要出发,我和高雷约好三点钟整从万柳骑车去学校,这个时间北京的街上仍然有行人和车辆,这真是一个奋斗的城市。20分钟后我们来到学校,这是我第一次在凌晨近距离观看未名湖,这时的它更显深邃,也比平日更加安静。我们提前到达装备收纳地,发现大魏老师已经早早在那里等候我们了,每次出行领队都是最辛苦的。我们三个人将前一天已经收拾好的装备装车,前往东北门集合地点,发现大部分老师都已经到了,大家纷纷帮忙把装备搬到车上,快速集结后,四点多一点,我们一行人向张家口进发。

简单吃过早饭后,霍队开始挑选今天参与40公里徒步的队员,看着他一脸严肃的样子和对今天行程难度的描述,我心里直打鼓,生怕自己耽误了大家的速度。可是心里想着既然来了,又这么年轻,为什么不挑战一下自己呢。于是我举起了手并成功被选进队伍,心里有稍许兴奋,但听着老师们对去年行程的描述,我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之前最远的徒步也就是幽州峡谷,而且没有上升,行进也都是在白天。可今天完全不一样,霍队的要求是先攀越2000多米的茶山,然后下山继续徒步,整个行程40公里,从上午9点多走到晚上8点,而且速度要求特别快。我心里开始对自己产生一系列的疑问:我不擅长下山,能不能行?走40公里能不能坚持下来?那时心里真的是发虚的。徒步的老师开始准备今天的用品了,我才发现自己只拿了冲锋衣,按照平时的强度,即使不透风我也是可以坚持的,但今天一定要让自己舒适一些,于是我向范爱文老师借了套袖防晒。简单收拾一番后,我们14人小分队出发了。车上的其他老师要去采购我们的食材,在露营地点搭帐篷、准备伙食,他们承担了更多细碎的工作。

刚开始徒步,我就明显感觉到速度比平时快了很多,有点跟不上,好在开始的一段路程还算平坦,我加快了脚步,逐渐跟在了霍队后面,可是霍队突然开始掉头了,不好,走错路了,刚才岂不是白上了,一下从队头变到了队尾,开始就是当头一棒,大部队开始向另一个方向进发,这一段路程基本是在泥土上或者草甸上行走,由于昨天刚刚下过雨,空气很清新,不过蚊虫确实很多,靳岩老师拿出她的驱虫神器,向前后左右各种喷,哈哈!在行走中,坡度开始逐渐加大,我本来以为已经开始登山了,可谁知霍队说离茶山还远着呢。走在草甸上,脚下时不时出现一大滩“地雷”,偶尔还会在不经意间踩上软软的一块,又不好意思大叫,只能默默承受牛牛的恩赐了。草甸路段虽然美丽,但其实并不好走,极容易出现崴脚的情况。就这样摸索着,终于得到了霍队的恩准,我们的午饭时间来到了。刚想好好补充一下体力,霍队就开始发话:“大家抓紧时间,今天午餐时间十分钟。”我一听时间这么短暂,扔下包,往石头上一坐,开始搜寻书包里有什么可食之物,种类少的可怜,多亏袁艺老师递过来自制的饼干和午餐肉,我才能美餐一顿。午餐过后走过很短的一段距离,我们要向茶山进发了,霍队开始劝导抽筋的小黄同学放弃攀爬茶山,在山下等着我们原路返回,小黄同学使出各种计策,请求霍队让自己上茶山,最后终于成功。其实我还是挺佩服小伙的坚持精神的。来到茶山脚下,我们选择了一条没有道路的攀爬路线,坡度也是比较抖的,只能手脚并用,埋头攀爬一段时间以后,猛一回头,腿直发软,原来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爬了这么高,自己的身后就是山谷和浓雾。此时此刻只能坚定目标,爬到山顶,已经没有了退缩的可能。我心里在想生活中有很多情况下也是这样的,只要方向正确,必须坚持往前走,往上走,别无选择。这时发现手指一阵发疼,仔细一看,原来是扎进了刺。可是在这种有限空间内,我根本不可能停下来拔出刺,只能往上爬,终于我们一行人全部到达了山顶,这是我第一次爬上如此高的山峰,山下美景尽收眼底。但不敢太长时间往下看,因为腿会发抖,站不稳。我们在山上合影后就开始下山了,下山是自己最不擅长的,时不时往下溜,快到山下时,还是没控制好坐在地上,我的天,完整了,上山把手扎,下山把地坐,茶山之行肯定忘不了了。

下山以后,霍队的一个消息简直让我抓狂,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走了全程的五分之一,此时的我已经气喘吁吁了,剩下的五分之四的路程,我将如何度过。开始一直是水泥下坡路,两边竖立着风车,也倒不觉得特别困难,可是紧接着的是一段连续上坡路,攀爬过茶山后真的没有体力再攀升了。这段路程基本是走十步停两步这么熬过来的,我也渐渐成了队尾,内心想快一点可是体力已经不济了。这时候唯一盼望的就是休息,可休息时间又少得可怜,依稀听到霍队的对讲机里传来了大部队要给我们送补给的消息,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远远地看到前边一辆白色越野车停下来,蔡老师和她的同事为我们带来宝贵的水资源,终于可以畅快地饮水了,蔡老师返程时可以带回体力不济的队员,看着小黄同学上车,当时我的心里有强烈的声音在呼唤:把我也带走吧,可是理智告诉我,我要咬牙坚持,不能上车,20公里都走过来了,最后的十几公里怎么可以上车呢。这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身上一直有可贵的坚持精神和毅力(请允许我夸一下自己)。我一定要走完全程!

车走了,我们又恢复了单调的徒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道路也变得平缓。此时我不知哪来的力量,突然兴奋起来,高举登山杖,向队伍最前方挺近,而且根本停不下来,我完全亢奋起来,不过比我更兴奋的是袁艺老师,她一定是用飞的速度在前进的,超过了霍队,远远地走在前面,我心里默念,神呐,袁老师哪来的劲头啊!这时一头牛向我奔过来,多亏它向它的领队跑过去了,要不然我就要上演一出斗牛大戏了。

慢慢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我们不得不打开头灯,休息时关闭灯光,抬头看到满天星光,闪闪发亮,每到这时,我的内心就会无比宁静,觉得自己和自然的距离如此之近,内心涌上一丝丝感动。

霍队的对讲机里传来了大魏老师的声音,看样子我们要到营地了,看到营地灯光的那一刹那,给了我坚持下去和加快脚步的勇气。最后一段路程完全是石子路,走得稍微快一些就会滑倒,这时候我的体力已经耗尽,内心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我开始想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活动,完全是超负荷的锻炼,这一段路我的心情很低落,丧眉搭眼,一句话都不想说,就是拖着两条早已麻木的腿在艰难向前。远远地我看到营地老师们打着手电出来接我们了,我听到了老师们向我们的欢呼声,回到营地,我的腿真的是不能弯了,谁要是惹我,我完全可以哭出来,这时王老师和贺老师叫我:“小贾,把碗筷拿过来,赶快来一碗热汤面。”霍队把他的饭盒借给了我,不知是哪位老师向我递来了刚烤好的羊肉串,高雷上前跟我核对睡袋,靳岩老师提醒我穿上抓绒衣,此时我身体确实非常非常累,但内心特别特别感动,真的,在极度疲惫和崩溃时,老师们的关心让我心情渐渐平复,喝着羊肉汤,吃着羊肉串和面条,我的内心暖暖的,就像回家一样,老师们就像是我的亲人,这一幕不管过去多少年,我也不会忘记。吃完饭,王老师把我带回帐篷,王老师早已收拾好一切,我只要进去就可以休息,进帐以后,王老师开始给我讲他们留守营地一行人一天的行程,我真的觉得真正的功臣是他们,太辛苦了。

就这样在满天繁星下,在厚厚的草甸上,我结束了40公里挑战,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老师们早早地起床,拔帐篷,做饭,收拾垃圾,还自然以本来面貌。今天我们将在戴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泥河湾博物馆、开阳古堡和小长梁地质遗迹。戴老师早早帮我们联系好了博物馆讲解人员,在她的讲解下,我第一次图文并茂的感受到考古的魅力,初步了解20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活和演变历程、人类远古的进化历史、工具的进化历史,从生硬的打凿到新石器时代的打磨,人们开始关注美观、制造首饰,毛皮衣服、石器工具更加精美,我的思绪也随着讲解穿越到200万年到几万年前,感受着人类一步步的演变,带着历史的视角看问题,思维会更开阔,我想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初衷,穿越上下五千年,缩小到我们生活的时代,缩小到个人的一生都太短太短,甚至微不足道,不要轻易想着青史留名,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历史自有后人评说,永远不要狂妄自大,用时间去衡量烦恼就太过渺小,心胸也自然开阔。

午饭过后,我们在当地文物局成老师带领下参观开阳古堡和小长梁,成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当地考古学家,常年在考古一线,见识了国内外的考古名家大家,他给我们讲解开阳古堡的历史,开阳堡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郡,当时称作安阳邑,我们穿过当时的东西大街,我脑中展开无限想像,想着2000多年前,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的场面,这也许就是文物保护的意义,果戈理说过,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保留下来的文物建筑给后人的影响是前人不可估量的。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小长梁地质遗址,成老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河水的消失和岩石沉积的原理,脑中突然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今天的行程定义是休闲行,运动强度确实不大,但对我的冲击很大,来自历史、地理、文化的冲击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感谢戴老师的安排,作为一个张家口人,我为家乡而骄傲。

评论

袁艺:

坚强的小姑娘!赞!错字有点多哦。

张蓝予:

特别喜欢头顶繁星和头灯,亲近自然,心中无比宁静那段,

贾志怡:

修改了,谢谢袁艺老师

霍龙社:

坚强的小姑娘,有潜力!

钱俊伟:

好样的!!小贾

杨新运:

了不起的小贾!也是强!

彭湘兰:

女汉子!

戴淑萍:

家乡的小妹妹文笔不错!

刁建森:

小贾威武!!!女汉子中的萌妹子!!!

我要评论:

版权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资料归协会和作者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且不可篡改,所有材料均不能用于商业运作,如有侵权,协会将采用法律渠道维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