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News

范爱文: 横岭村…马刨泉拉练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6/09 00:00:00 | 点击:

范爱文: 横岭村…马刨泉拉练

范爱文 (2015-06-09)

引子

去年就很想去青海湖徒步而被老朱狠狠打击了一下:“你前年日月山就趴了,跟协会混一年再说吧。”于是我乖乖隐忍了一年,今年又提出同样的要求。老朱很爽快地说:“去,一起去!”小朱是被动入伙的,他认为我们俩都要走,自己不去象是被抛弃,也就默认了,但始终没有任何“同意”“想去”的字眼和欢快的表情表明他想去青海湖徒步,而且他一向认为自己老妈背个包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脑子多少有点不清楚。孩子,老妈的心,你别猜!

户外协会希望报名青海湖的队员尽可能参加周六的拉练,而且一直强调去青海湖前的拉练是必不可少的体能训练。我在一周前就给老朱打预防针说下周六去拉练,而小朱本周一直忙着舞蹈节的演出,一直可能就没听进去有拉练这回事儿。我周五咖啡喝多了,一夜没睡好,周六早上早早起来叫醒小朱,他直喊着太早没睡够,一家人匆匆吃了点早餐奔赴集合地点。

车行近两个小时到达横岭村。大家下车整理行装准备出发,顺道去村里人家上了个要命的厕所。老大妈家的一大一小两条黑狗拴在去她家厕所的路上,汪汪大叫,拼命试图挣脱狗链扑向三三两两走过来的队友,纯朴的大妈一边抱住大狗的头一边训斥它,而小黑狗一直不知趣地从头叫到尾。大家绕着道胆战心惊地上了厕所,完后心存感激地拜别了那个小院。横岭村与去年大学生300公里走过的水头村十分相似,要不是老杨说,“往相反的方向就是我的流血纪念地“,我就把这儿当水头村了。总之今天很迷糊,徒步公告上明明说起点是横岭村嘛!这只能怪不按常理出牌的领队安排的是反向穿越哈!路盲嘛,先不考虑啦!

虽然我几次催促老朱小朱出发时要尽可能快一些,但我们还是刚出发就处在被收容的位置。老朱是步频慢的人,强求不得,只希望他是那种“慢才能走得远”的类型。小朱刚开始走就埋怨我没提前告诉他就给他报了名(其实真的是他没放在心上啊!),一脸的苦逼表情。我解释了这次拉练与去青海湖的厉害关系,他干脆说:“青海湖也是你瞎报的。”听到这,我脑袋上冒起三滴汗有没有?可我明白这时候只能冷处理,“反正车都把你拉到这儿了,你也回不去。”——我暗自冷笑,不再多说什么。起始段的公路没什么难度,我干脆把他交给老朱,直接跟两个闺蜜快步往前走,两个闺蜜倒是挺照顾他们,经常回头看看,还时不时地边走边停地拍个照等他们,真是贴心呀!于是俺开始反思自己对他们是不是太无情了呢?

公路平坦,上升很缓,周围层峦叠嶂,目光所及野花遍地,那种白色的可能是野荚迷吧,一直开到山野的尽头。紫红色的小花像毛茸茸的小拳头亭亭玉立,稀疏地点缀公路边,草丛中……我的拍照念头起来了,于是拍花拍山拍队友,这才是我要的徒步感觉嘛!感叹这6月的山里还有春天般的野花!偶尔心里也会想:霍队带着小强驴们走到哪儿了?回头看看勇士笑容可掬地押着老朱和两三个沾花惹草的队友,也是醉了……而那个不被我理睬的小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跑到前面去了,总之队尾没有,往前看也没有影子。

再往后走,我的记忆有些恍惚,好像在等老朱,好像在看风景,好像也在关注前面的小朱,好像两个闺蜜离我不是太远,难道我要睡着了?……走着走着,远处的山峰有几分熟悉,却也叫不出名字来,突然看到袁艺在拍远处的一片水,啊,记起来了,那不是长峪城附近的水库吗?第四次到这里了,故地重游感觉倍儿亲切,对一个地方就是这样日久生情的吧?还有这附近应该经过北京——河北的界碑,有队友的照片为证。可是我真的没看见呀,可能还是迷路状态吧?抑或是赶路太匆忙?

记得进入林荫土路时我就清醒了,那是一段去长峪城大高楼必经的林间小路,浑身的清凉,满眼的碧绿,这是本次拉练中我最爱的一段路:浓荫遮骄阳,微风送花香,轻踏润土路,行走多匆忙。林间叉路很多,而且路越来越窄,每一个岔道口,前面的领队都安排队员等候在那里指引方向,这是有效防止走错路的贴心指南,赞我们的领队实战经验丰富!队伍在只容一人穿过的弯弯曲曲林间小径穿梭,早已经不是去大高楼的那条路了,慢慢地大家距离拉开了,有一会儿前后不见人,我怀疑是不是走散了?远处隐约能听到田丁老师的大音响在唱歌,大宝的进行曲也飘过来了,这就是方向啊,真是醉了不止一次!

终于音乐停了,发现自己已经出了林子走上了一个平坦的大斜坡,远远地看见早到的小朱懒懒地躺在厚厚的草地上。坡上已经聚集了大部分的队友,据说这就是“黄花坡”了。终于看到了霍队和先头部队里的小驴们。得到通知大家可以在这儿享用午餐了,其时大约12:00。大家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开吃,我和儿子焦急地盼着老朱能快点到来,因为我们的午饭都在他包里!不知领队给大家的午餐时间有多少?记得上次穿越长峪城时,最后到的队员和押后的勇士只能有几分钟吃饭时间就要接着出发,所以此时的我对老朱真是望眼欲穿啊!这种情绪延续了几秒钟,我的注意力就被周围的景象拉走了:原来我们已经绕过长峪城的大高楼,跑到对面人称“小西藏”的黄花坡了,”小西藏“源何而来,不知所以。这里视野开阔,时值6月,黄花已去,草皮厚如垫子,大家幕天席地,可远眺群山起伏,近观人在天地间,此次徒步的很多美图都是这里产生的。感觉天空很近,躺在草地上,仿佛白云伸手可触,天人合一的感觉也就如此吧!说这儿是“小西藏“是不是因为这里离天更近呢?

老朱终于一脸的悠闲走进我的视线,我们的午餐终于来了。小朱突然哪根神经动了,要减肥,午饭只吃了一小包麻辣鱼,据他说又吃进去16克脂肪!劝他再吃点别的,他却认真地说不吃了。”困了累了喝红牛“,我喝了半杯,留给老朱半杯,下午就靠它了!

可能是今天精力不济,我关注儿子是从下坡时他扭了膝盖开始的。在我心中,他是个运动能力很强的孩子,本不需要我过多帮助,特别是刚上路就给老妈我看脸子,所以我躲得远远的,一直与他之间保持着一段距离。看来我是太大意了,他走山路的经验太少,黄花坡后开始下坡,走在半修成路的赤裸坡地上,路面满布松软的沙砾,夹杂着不少风化欲裂拳头大小的石灰石。因为看到完全风化后的一小堆一小堆的石粉里有一些黄绿色,我一度怀疑那里面有硫磺。行功妈妈多次提醒大家小心滑倒,而不幸的小朱被言重了。因最近打篮球有些受伤的膝盖在下坡时不太敢用全力,突然他脚下一滑,立马就一瘸一拐了,我赶紧停下来询问,他说膝关节抻过头了,突然就很疼。直接的后果就是小朱第二次埋怨我:”谁让你给我报名来这个鬼地方?” 我说了句,“既来之则安之,抱怨也没有用,还是用好的心态来面对这次徒步吧!”当然语气中压抑着我已经飙升到10级的狂燥,就听着耳边老朱和风细雨地安慰:“你妈妈想把最好的东西让你体验一下,停下来解开护膝看一下吧?”唉,这辈子咋就这么互补呢?老朱的话让我的狂燥立马降了8级!行功妈妈跑过来询问孩子膝盖的状况,扶着他活动活动关节,建议他停下来检查一下,可他不愿意停下来,但温和地说:“打球时经常的事儿,都不知道这样抻过多少次了,没事儿。”我的脑袋里全是黑线啊!这小子平时隐瞒了我多少事儿啊!我冒火,我担心,我纠结,我还是心平气和吧……接下来行功一直陪着小朱走,与他聊下坡的技巧和姿势,后来又传授小朱如何加强膝部练习,看得出小朱很是佩服行功!俺这个做娘的真是忌妒啊,这些知识我也给他说过,怎么就不见他听进去呢?行功给他讲他咋就那么爱听呢?真想以后把儿子交给他教育得了!当时听着他们一教一学的对话,心中那个感慨、感动、感激啊!我给行功说,“孩子要易子而教”,老朱却打岔,“你是从易子而食转来的吧?”老朱同学,这两个能相提并论吗?好在当时我的注意力已经在天气上了,没去揪他的小辫子。

刚才的晴空万里中已经夹杂了雨丝的气息,抬头看淡灰的阴云已无法托住那些饱和的水滴……这个雨与去年在百花山的那场雨如出一辙,山里的气候真是千变万化呀!还好我这次有备而来,昨天晚上睡不着时刷了N次怀来县的天气预报,都显示“雷电预警”!搜刮了家里的两个雨衣外带一把雨伞塞进小朱包里。我和老朱各用一件雨衣,小朱和行功妈妈正好可以同撑一把伞。此时押后的勇士和老杨开始跑前跑后查看队员的雨具情况,行功轻描淡写地叮嘱勇士看一下前面的元宝,顿时俺的心里百感交集:元宝才六岁的孩子,一直走在队伍的前列,下雨时行功在陪着我的儿子,却把自己的儿子扔在一边不管,俺的心里都是感慨感激又感动的泪啊!第二天回想起来,我们的霍队、勇士、老杨也都是把夫人抛在一边,一直以全局为重,关照着全队的行军进程,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相信也打动了所有的队员。就是领队们的这种舍小我顾大局的精神感染着大家,以至于每次大家的出行都充满着互助友爱的气氛。说多了都是赞!

几分钟后雨停了,我们也走到了比较缓的下坡处,雨衣下闷热难当,大家已经大汗湿衫,犹豫着刚把雨衣脱下,又一阵急雨袭来,只好重新再披挂起来,几分钟后雨又停了……老朱已经对这样的频繁穿脱不以为然了,当雨滴再砸下来时,他就直接用身体接着,再也不愿意躲到雨披下。我唠叨了几句没效果,就听之任之了。当雨点均匀地洒落时,我们已经踏上今日最后的路段:9公里的柏油马路。小朱的膝盖在平地上已经恢复自如,速度快起来了,我们追上了老杨的新媳妇,把老朱不愿意穿的雨披给她披上。新媳妇是协会腾格里之行的女神,能够给她遮风挡雨真是莫大的荣幸!行功见小朱满血复活,急速前行去追元宝去了,看着行功妈妈远去的背影,感叹这个TNF中的快马汉子竟然有那么大的耐心,一直陪着受伤的小朱走完下坡的路!想必这个懵懂少年也感受到了行功妈妈的人格魅力吧?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小朱表现异常地乖,走得好像没受伤一样!虽然作为老妈的我仍然边走边担心……至于后来怎么自己就先跑走了,那就另说吧!

雨持续下了大约10分钟左右,骄阳钻出云层,很快又是蓝天白云了!小朱问起我减肥的话题,我向他解释SLD是怎么回事儿,他不由加快了脚步,看来这小子真想减肥了。我们很快把老朱抛在后面,反正有勇士和老杨押着他呢。很快我们超过一些其他队友,两个闺蜜也跟着我们快步前行,当听路边休息的队友说还有三四公里就到目的地时,我建议休息一下,可小朱觉得胜利在望,不愿意停下来,我说好吧,今天老妈拼了老命陪你走!我又加快了些脚步,小朱也跟得很紧。大约又过了两三公里,有人说后面还有五公里才到目的地,小朱突然有些泄气,刚才说好的三四公里哪去了?我再次建议歇一下,他还是不同意,于是我们继续超人,继续快速走,很快我就发现小朱开始步频变缓,渐渐落在了后头,回头看他仍然保持跟着靳岩和袁艺走,我也就没放慢脚步。柏油马路上,雨后的清凉已经渐渐消失,热起来了,小腿开始僵硬了,脚底板像是被熨平了一样难受,我使出最后的技巧:小步跑。在腿部腾空的间隙让小腿和脚底板的张力有个短暂的释放,果然舒服很多!而且这个速度比走还是要快一些!几个队友刚开始还以为我后劲十足,实际上是强弩之末啊!解释了原因后,他们也跟着小跑起来,果然都说舒服多了!在最后一公里处我已经看不到小朱和两个闺蜜的身影,找个路边的水泥牙子坐下来,来个奢侈点儿的歇息:把鞋脱了,足底按摩悠闲地等待……以至于他们走过来时我都没有时间穿上鞋子跟上他们,我忙着穿鞋子时也错过了跟上行功、元宝和多多的机会,最后终于在杨老师和大宝走过来之前我小跑起来,不是我有后劲,是我休息后腿和脚都伸不直了……俺承认,俺就是那只龟兔赛跑中的兔子!听袁艺说,他们只所以后来慢下来,是靳岩把腿也抻了一下儿,看来我先跑真有点儿不够义气,自责一下吧!

深兰色大巴在阳光下很亲切,到终点的队员悠闲地吃着雪糕坐在马路牙子上,小朱躺在水泥台上玩着PAD,靳岩放出双脚做着按摩,估计这双脚就是那个时候被晓涛偷拍下来的!几个队友在水泥台子边做着锻炼后的拉伸,一切都是那么安详幸福……队友告知我雪糕是终点的福利,当霍队喊我去拿雪糕,我感叹终于赶上了今天领头的霍队了!把大红果放入口中,那种清凉爽口一下子驱走了大半的疲劳!

终于有时间想想“老朱在哪里了”这个问题了。大约从最后8公里处,我们就把老朱抛弃了。以他一惯的节奏,估计我们还要等上个半小时左右。对讲机里传来金牌押后勇士想吃西瓜的声音,说是看到一个可能拉着西瓜的四轮车开过去了,截住它买西瓜。于是西瓜变成了大家海市蜃楼般的期待……在做拉伸的队友齐声颂念“西瓜”“西瓜”咒语,果然一辆四轮车出现了,走近一看,上面拉的都是菜,木有西瓜!

老朱大约比我们晚到半小时,远远地看到他依然一脸轻松,赶紧去给他拿个大红果雪糕,并对行功说,“老朱到了,估计大家都到了。”当行功哈哈笑着问老朱后面的都到了没,竟然发现老朱还不是最慢的!老朱说最后两三公里处有两三个孩子走不动了,不知啥时候能到。行功用手台与后面的押队联系,问要不要大巴去接一下。只听见老杨的声音:不用了,很快就到了!果然,十分钟之后,押后的勇士和老杨带着我们最后几名队员胜利到达终点。

这次的拉练很成功,所有的队员全部靠自己的能力走完全程26.6公里,特别值得表扬的是8岁的小宝韩如海小朋友,在没有家人的陪同下,跟着队伍走完了全程,他也是我们青海湖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之一(还有更小点的余小宝),相比一年前我认识的那个有点脆弱的小宝,他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强悍的小驴!也以此激励我家小朱对青海湖之行充满信心吧!

评论

钱俊伟:

范老师秀文采了!赞

范爱文:

To 钱Sir:14年三八节第一次参加活动写过一次作文,这是第二次,都不会写文章了。美图全删了,回头我再琢磨一下添上。

彭湘兰:

赞爱文,这么有文采啊!和你拍的照片有得一拼了!

不过提示一下啊,在青海湖徒步时跑步是犯规的,被发现要取消成绩的。哈哈

霍龙社:

范老师,长篇啊!赞!

范爱文:

彭老师,过奖了(羞羞的表情哈!)放心吧,青海湖我是跑不起来的@~@

范爱文:

To 霍队:主要是这次孩子受伤后太感动了,心里有话说啊!数数5000多字了,估计没人有耐心细看了,反正我本意是说了痛快了哈哈!

霍龙社:

范老师,情节引人入胜,丝丝入扣,估计看起来就都不会放下了。

袁艺:

不写则已,一写就是大长篇,点一百个赞!

王伟:

看到易子而食的时候笑了,范老师一家好有意思

杨新运:

爱文,才呀!多面手

范爱文:

感谢小伙伴们点赞哈!

韩凌:

范老师,把你家三口写活了。下次,我们也易子而食吧,哈哈。

周广华:

看了文章,我竟有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的感觉,您所描述的每一个人不禁使我想起他们那亲切的面孔。

温暖、开心、感动!

范爱文:

To 周广华:谢谢!

我要评论:

版权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资料归协会和作者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且不可篡改,所有材料均不能用于商业运作,如有侵权,协会将采用法律渠道维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