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News

路远脚做伴,山高人为峰 ——体验第一次户外登山活动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1/15 00:00:00 | 点击:

路远脚做伴,山高人为峰 ——体验第一次户外登山活动

周义刚 (2014-11-15)

北大附小 胡凝瑾

经常在网上浏览北大教职工户外健身协会在户外活动的照片集锦,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和全副精良的装备,由衷地羡慕他们快乐和勇敢。终于在期待已久的APEC会议假期“黄金周”,有机会和妈妈一起加入了户外徒步团队中,体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迈开双脚,挑战穿越荒山野岭的刺激和豪情。从鹫峰到阳台山,再从妙峰山到狼儿峪,我尝试了第一次户外穿越的艰辛与喜悦。

我和妈妈一起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加入了QQ群,并在群里朋友的热情帮忙下,购买了必备的装备,如头灯、手套、专业衣物等;妈妈精心准备了路上的食物和水。11月7日一大早,我们乘车来到了鹫峰脚下,经过简单的整理,领了队里事先准备好的手杖,背起了背包开始了一天的行程。整支队伍共40人,其中年龄最长的有61岁,最小的只有5岁。我想,我一定不会输给他们的。进入鹫峰景区伊始,我和几个比我年长的初中生一起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边走边说笑,不知不觉就走了半小时了,可是山路越来越陡峭,我已经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好不容易到了一个较平坦的地方,大家都停下来脱衣服,喝水休息,我扔下背包,一动也不想动了。五分钟后,队伍又出发了,我感到自己已精疲力尽,再也没有什么心情欣赏山上的风景了,只是机械地拎着手杖一步一步向前走。还没出鹫峰景区,我走在石板路和台阶上,就感觉背包和双脚越来越重,也听不到队友们嬉笑的声音了。

我已经掉在队伍的后面了,和我一起的有妈妈(周义刚)、车浩叔叔和负责押后的杨廷智叔叔。杨叔叔是负责全队的押后任务,我问杨叔叔我们已经走了多少路程了,他说:“这还早着呢,你看,现在还有台阶和垃圾桶,我们还在鹫峰景区呢!”我当时差点就晕过去,只想马上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杨叔叔还说:“你们三人都是第一次参加户外登山活动,如果实在坚持不了,现在可以原路返回”。我一听,心想:不能打退堂鼓,再难也要坚持下去,不能第一次参加活动,就当逃兵吧,再说我平日经常游泳、打球,身体素质肯定没问题。这么想着,我又激励自己继续前行,精神百倍的走了一程之后,我又觉得不行了,此时车叔叔的大腿也开始抽筋起来。杨叔叔跑过来说:“看来你们都很累了,先把你们包里的重物放到我的包里来,这样你们可以走得更快些,我担心照这个速度下去,我们天黑前下不了山”。妈妈和车叔叔把包里最重的水,给了杨叔叔,我呢,干脆把整个包都给他了。我们瞬间觉得负担轻了,脚步也快多了。我们走出了鹫峰景区,走过了一段比较险峻的萝芭地,在萝芭地,我看到了四周连绵起伏的高山,惊叹道:“好高啊!”杨叔叔指着这些山说:“看,这几座是我们刚刚爬过的山,那里是凤凰岭,就连凤凰岭都在我们脚下。”去年,我和妈妈一起爬过凤凰岭,当时觉得凤凰岭已经够高的啦,没想到今天凤凰岭在我们脚下,想到这里,心里十分骄傲和自豪。

过了萝芭地,我们走了一段比较平坦的下山路。“过了萝芭地,就到妙儿洼,会看到一条公路,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吃午餐了”杨叔叔说。想到可以饱餐一顿,我又来劲了。 “哇,山脚下有买方便面的,想着都流口水”。正坐下准备踏踏实实的吃,前队的钱俊伟叔叔用对讲机跟杨叔叔对话了:“你们后队已经比前队落后一小时了,得抓紧时间,要不然天黑了也走不出”。杨叔叔回复说:“我们吃点东西就走”。钱叔叔说:“你们只能边走边吃点,没时间坐那儿吃了”。原来他从另一个山峰看到我们坐着吃面了。我们与前队的距离已经越拉越大了,我心想:“哎,真可怜啊,连好好吃点东西的时间都不允许了。”

我们快速吃完方便面,沿着公路走不久,翻过座小山,到了棋盘地,我们遇到了掉队的3个队友,这样我们尾队是7个人了。我们7人一起冲阳台山顶。冲顶的路荆棘丛生,风越来越大,气温很低,此时体会到户外运动服装的优势了,挡风、御寒、防刺。冲顶的小路很陡,我们原来的队尾4人还是落后于刚与我们会合的一家三口,等我们到山顶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十多分钟了。阳台山顶是海淀区最高峰,海拔1287米,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平台,中间是一座很高的玛尼堆。阳台山顶的玛尼堆,和八月份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看到的敖包十分相似,我在这里许了个心愿。山顶上的风很大,温度降低了,路周围荆棘丛生,接着就要下山了,此时我们遇到了麻烦,我们走迷路了,走了很久也没有看到绿色的箭头标识,杨叔叔的对讲机信号也十分不好,只好杨叔叔先回到阳台山顶联系前队,确定走错道后,折返回来,向导张萌哥哥来接应我们。这一折腾,我们与前队的差距已有一个半小时了,无路如何要走到天黑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需要从阳台山下山的途中,下山的路坡度越来越大,而且路上有很多枯黄的树叶,又有很多石子,很滑。我一不小心没踩稳,直接顺着滑了下去,突然杨叔叔伸手把我拉住了,告诉我:“下山时,太陡的地方,可以重心放低点走,必要时,为保安全,可用手在地上爬”。用了该方法后,果然稳多了。杨叔叔接着还对我说:“爬山运动和做任何事情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调匀呼吸,保持节奏,就容易保持体力,爬山的魅力在于参与了就没有退缩,只能坚持到底,同时我们也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利用它来锻炼我们的身体,调节我们的心情。”退路没有了,我只好咬紧牙关,继续向前走了,经过“白宫”和“天池”,我们到了阳台山和妙峰山之间的谷底地带,又开始攀登比阳台山还要高的妙峰山。通往妙峰山顶的路时而陡峭,时而平缓,其中有一段坡度约70度的上山路,我用手抓住石头和路旁的小灌木往上爬。我们8人已经没有希望追赶前面的队伍,张萌哥哥为先锋、杨叔叔押后组成了后队小分队,在崎岖蜿蜒中登顶妙峰山。

从妙峰山下山的路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在下山通往垭口途中,为了节约时间,缩短我与队友的距离,杨叔叔采取了背人战术,背着我往前跑,我觉得前后大约背了我一公里路。我真不知道他怎么这么厉害,在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路上,他居然可以背着我跑。到下午5点多,天渐渐就黑下来了,通过对讲机得知前队已经出山,到达狼儿峪村,在车上休息。我们每个人都很累很累,可是要安全出山,我们必须加快脚步。我们带上了头灯,大家相互鼓励着前行,遇到危险的地方,前面的人会及时的提醒后面的人。很快天全黑了,周围一片漆黑,抬头只能看见大山的轮廓。虽然有头灯,沿着小路前行,可根本看不到目的地。我们速度太慢,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前队的钱叔叔打开了持续的闪光,告诉我们他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就在前方,目的地就在不远处。我牢记着“不抱怨、不放弃”的精神,在行走中看到了狼儿峪村的万家灯火。这一片灯光不见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也照亮了我的心。不久,我们终于下山走到了水泥路和柏油路上,到达了这次徒步的目的地。再回头看看淹没在黑暗中的山峰,回味着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不枉我辛苦这一回。我用我最后一点力气冲上了等候我们的汽车,瘫倒在座位上。

这次户外登山活动,让我静心平淡,翻山越岭让我更加坚强,因为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走在这漫长的山路很磨练耐性,这个过程中会给自己一个希望,有个目标,增添信心。这如同人生,顺境、逆境都会有,失败、成功都会经历,春暖花开、冰天雪地都也一样要面对,当队友们相互分享零食时,当杨叔叔背上我往前跑时,当大家相互鼓励时,你就会充满力量和信心,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期待下一次的活动,继续挑战自己!

评论

钱俊伟:

凝瑾小同学,文笔不错,字里行间透露出在户外徒步毅行中的身心成长!赞一个

朱博雅:

好文!

霍龙社:

好文,加油!

我要评论:

版权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资料归协会和作者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且不可篡改,所有材料均不能用于商业运作,如有侵权,协会将采用法律渠道维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