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News

2014年环青海湖有感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8/07 00:00:00 | 点击:

2014年环青海湖有感

张念梅 (2014-08-07)

“自虐”之乐

作者:张念梅(一队)

2014年8月2日-5日,我和儿子完成了2014年环青海湖全国徒步大会的120公里全部赛程,并拿到完赛证书。为此,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张晒伤的脸和肿得跟猪蹄一样的脚。看似“自虐”,却从中收获着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事实证明:精神的满足体验足以弥补“自虐”带来的身体的伤痛。

一、徒步前后状况频出

1、扭腰:出发前几个小时,在整理行装时不慎扭到腰,可奇怪的是走路时腰不痛,久坐或久卧等变换姿势时痛得厉害。我把家里仅有的几片骨痛膏药和云南白药口服(喷剂)全部带上,在火车上就外贴内服,3天后奇迹般地好了。

2、磕脚踝:提前3天到西宁,带儿子去西宁野生动物园玩,坐观光车观看野生猛兽,由于心里过于紧张,下车时不慎碰伤左脚踝,当时痛得不敢着地,晚上赶紧冻了一瓶矿泉水用来冰敷。还真管用,第二天居然不那么痛了,可是脚踝还是肿了,一片於青,我真担心走不了路,可是试着走了走,还好,不怎么痛,我就狂吃云南白药,继续冰敷,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没参加比赛就败下阵来(可是鞋帮碰到脚踝时还是会痛,这也是我最后一天走得慢的原因,最后一天不让走公路,只能在109国道路边的坑洼泥地中忍着疼前行,几近崩溃)。

所幸,比赛前我的两处伤都好得差不多了。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老天爷故意来考验我的内心有多强大。我和几位来参赛的妈妈原先都是一样的想法:我们是来“打酱油”的,大不了坐“收容车”。可是真到了青海湖,尤其是看到我们协会的大明星“小多多”,我要走完全程的愿望特别强烈。

3、晒伤妆:第一天徒步遇到狂风,特别是大车从身边开过,那阵风真能把人吹跑。带着帽子兜风,用头巾捂住口鼻就喘不上气,好在是阴天,我也顾不了许多,就把帽子、头巾一股脑全摘了,于是就把鼻子晒伤。回京后,周院长带着我外科、皮科看了一通,都说只能等着皮肤自我修复,而且这个过程相当漫长。我可不愿意顶着个“黑鼻头”渡过后半生,只能在家老老实实地蜗居,盼着它赶快好起来。

二、“人人为我”

在四天的徒步中,我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没有他们我完成不了这次环湖徒步:

  1. 郑队:第一天徒步结束,刚刚扎好帐篷,突然狂风大作、暴雨来袭。蔡老师为大家联系了楼里的临时住处,郑队长淋着雨挨个帐篷问大家要不要搬到楼里去,我当时心里也很紧张,因为风实在太大了,我更担心雨会淋湿睡袋。可郑队的一句话,我心里踏实许多,他轻描淡写地说“就是阵雨”。那么好吧,我们选择继续露宿在狂风暴雨中。感谢郑队的从容,让我和儿子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也感谢协会借给我们的帐篷,质量很好,没有漏一滴雨。

    那个戴着白色哈达的是郑队长,背后的墙上有醒目的欢迎条幅,羡煞旁人

  2. 张队:第二天徒步中碰到张队,他关切地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我背了好多水,觉得背包好重(其实就两瓶),于是张队说帮我喝一瓶(其实他自己的水还没喝完)。我说一直盯着协会的蓝旗子,可走着走着就看不到了。张队说“蓝旗子在后面呢,你一不小心走到最前面了”。我明知道他这是安慰我,可的确受用,之后的行程轻松了许多。

    张队:羊汤就馍

  3. 队医:第三天徒步被两位队长忽悠:在起点正前方7公里处有惊喜等着大家,“花青之家”的牦牛酸奶、酥油茶在向大家招手。于是,走啊走,经过路边的工作人员一再确认,已经超过7公里了,可放眼望去,一片苍茫戈壁,哪有人家呀。为了酸奶不能停啊,可脚痛得要命,实在走不动了,我感觉脚掌起泡了,于是求助于周院长,周院长二话不说,停下来打开背包为我找药。我脱了袜子一看,并没打泡,于是周院长取了一块纱布为我贴上,预防打泡。果然管用,第四天我也没揭掉纱布,还往鞋里垫了一片卫生巾,脚掌的泡居然没起来(注:我的鞋号比平时大了2号,所以不觉得挤脚,如果刚好合适的鞋就垫不下这些东西,那样脚越走越涨,会更难受)。真心佩服周院长,每天我到营到已是累瘫在地,可周院长不仅要自己搭帐篷,还要为大家疗伤治病到很晚,其实她自己也会有高原反应,诸如心跳快、低头头晕等,但她都自己克服,而且回京第二天就神采奕奕地投入工作,真是“女汉纸”。

    周队医:华佗在世

周队医也有幽默的时候,队医说:给我来3钱,队员一丝不苟斟酒,队长监督,一钱不多也不少

  1. 同路人:事后才知道第一天的路程比计划路程多走了3公里,而且天气状况极差,逆风而行,十分费力。我走着走着就被落在后面,和自己的队友分开了,就在我举步维艰之时,有一对夫妇从身边经过,因为我的号码布别在背包上,他们俩的号跟我的号很接近,我是713号,他们是716和719号,于是他们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为我加油,还问我是不是三号车的,我说我是二号车的,也是北京来的。于是那位大姐让我走在他俩中间,带着我走了很长一段路,有了他们的帮助让我有信心走完这一天。很遗憾当时没顾上与他们合个影,真心感谢他们!

  2. 儿子:儿子的体能比我强许多,每天徒步都是第一梯队到达营地,自然诸如取行李、搭帐篷、打饭之类的任务都由他完成,没有儿子的帮助,我第一天就要打道回府了。儿子的勇敢、责任感、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在本次活动中大放光彩。因为有了这次活动,也让我体会到做男孩子的妈妈也是幸福的——男孩子对妈妈的爱是含蓄的,不怎么会表达出来,可是这次活动中,儿子却丝毫不掩饰他对我的关心,好几次小小的感动让我感觉好幸福。

    带的东西太多,只为自己少背一点,有儿子真好。

三、“我为人人”

很惭愧,本次活动没有“我为人人”这个环节。为了不拖累大家,我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其实,我平时不怎么运动,来之前也没有像很多老师一样有意识地加强锻炼,所以我就属于“无知者无畏”,我是凭着爱谁谁的劲头来的,所以,没有思想包袱,这也是支撑我走完全程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吧。不过这样很冒险的,不提倡,非常不提倡。

第一天,还兴致勃勃拍照,之后就连掏相机的力气都没了

第一天还兴致勃勃地拍照,之后几天就连掏相机的力气也没了

四、体会

1、协会的力量强大:跟着协会出来心里踏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背后有队长、队医、队友的支持,有远在乞力马扎罗、北京的其他队友的支持,只要你自己顶得住不退缩,一切就OK。

2、户外运动就是要经风雨:你是否做好足够的心里和技术的准备。参赛前问问自己可不可以忍受四天不洗澡、不换衣服,喝很少的水,吃很简单的食物,走一天路后还要自己搭帐篷,第二天没睡醒就要自己收拾行装继续上路?——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每个人都不轻松,不拖累别人就是在帮助别人。不拖累别人还要在装备上有足够的准备,装备到位才能有个遮风挡雨的窝,脚不打泡,衣服穿得合适,饮食上注意,不让自己生病是完赛的基础。另外,经过四天的训练,我打理行装的时间一天比一天短,也越来越熟练了,如果提前能有个训练就能有更充裕的时间休息、恢复体力。

3、提前适应:提前几天到达西宁,适应高原环境。我提前4天到达,在西宁周边玩了3天,最后一天在家休整,对抗高反很有效果,我和儿子都没有高反。不过玩得不能太累,也别像我似的,玩得受了伤,保护好自己。

4、做好防晒:我可能是过敏性皮肤,比较容易晒伤。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必担心这一点。

5、关于脚打泡:我和儿子都是小脚趾打了一个泡。因为第一天下雨,我们刚好都带了凉鞋,穿着凉鞋冒雨收帐篷,脚沾水了,要是当时穿上徒步鞋收帐篷就不会打泡了,本想着别把鞋弄湿,没想到鞋是没湿,脚湿了更要命,真是“舍命不舍财”。另外,中途换袜子是有必要的,以前还不理解为什么要换袜子,其实就是要保持脚底的干燥,汗湿很容易打泡。

6、其他:我的洗脚盆不给力,我看到张队的洗脚盆特别好,就是一个硬塑料的提兜,立得住,不像我那个虽然可以折叠方便携带,但是立不住,得有一只手扶着,不方便。(请张队补照片)另外,带的衣服太多,抓绒可以不带。鞋我只带了一双防水的,一般情况可以应付,还带了一双轻便的凉鞋到营地穿,很舒服。

总之,本次活动我有幸经风雨见世面了,但决不是有“自虐”倾向。我看到勇士的背包上写着“生活就是折腾”。我不管折不折腾,只要快乐就好,所以相信: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得一颗平常心,无时不是快乐;修得一颗满足心,无处不是幸福。“自虐”之乐便是修行之乐。

敬业的摄影师

藏民为我们准备的新鲜的牦牛酸奶和羊汤

瞧这吃相,饿坏了 两位美丽勤劳的田螺姑娘

队长和队员咋就这么大差距呢? 开着小面送羊汤

美酒:小金子,女汉纸 这是怎样的父爱

狂欢

一队合影 三队合影

二队:娘子军 四队合影(差五队的合影,请五队补充)

二队最有创意的合影 可怜的一队长被二队掠去做“2”队长

花青之家合影

第四天出发前合影 第三天晚抵达措果营地合影

胜利会师

青海湖徒步有感

作者:腾雅群(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队)

在8月2-5日参加2014环青海湖全国徒步大会。从甘子河营地到沙岛营地,再到谢麻营地,错果营地,最后是151营地,分四天走完110公里(小1/3青海湖环线)。

首先感谢北大徒步协会的老师、校友和同学们这一路的同行与照顾。这是一个充满了活力与能量、团结有爱的包容的团体,令人敬佩!

这四天的行程中,我们遇到过阴雨连绵,狂风大作,还有晚上露营时的暴风雨;长途跋涉的皮肉之苦免不了的,不过我很幸运的躲过了脚打泡,在高原上忽风热忽风寒的持续感冒也奇迹般的挺过来了。每一次长距离的徒步,都是对我肉体和灵魂的双重磨练。我发现,当我放下心中的担心和畏惧,就可以释放潜力,愈挫愈勇。

忘不了路上藏族同胞的盛情接待,品尝到了自家制的牦牛酸奶和酥油茶,胸前飘动的哈达是我前进的鞭策;忘不了那一晚的篝火晚会,载歌载舞,我们也尽情的分享了一路的体会。

最忘不了的还是路上看到的画面。有身着奇装异服干劲十足的青年,有携手共进的夫妻,有被大人牵着手还不时倔强脱开的6岁的孩子,有步伐稳健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连同一路变幻的景色一起,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很难说,这些同行的人们都经历了怎样千滋百味的人生。可是我们都来到了这里,选择来到高原跋涉让自己迎接挑战,融入自然,在身体极度疲乏的时候体验心灵的放松。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理念是共通的。有这样一群同行的伙伴,又是何等的幸运!

在我眼中,这次大赛的意义在过程而不在结果。只要这四天坚持走下来的,都是英雄;一路上的苦与乐,一次次克服畏惧与惰性的自我超越,只有自己才能够体会。一路上,也不乏以"超越别人"为乐的队友。我想,既然我们所追求的"超越"涵义本身就不同,也并不冲突,何不和谐共存于广阔的蓝天下。你快乐的超过身边的人,我怡然的专注于自己的道路,我们都得到了自己的想要的收获。

零零散散的感言,不足以记录内心全部的体悟。最后,还是引用那句已经深深刻入心中的主题:大行无畏,大美无疆。

高原徒步三大技术

作者:JACK SUN 孙建平(心理系)(四队)

4天的环青海湖徒步胜利结束。总结下高原徒步的3大技术:

1、保护好脚不起泡。尽量让脚和鞋之间及鞋和路之间不产生水平力,并让脚均匀受力,在局部感觉疼痛时让其他部位受力,我是这么做的,没有起泡。

2、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最典型反应是头疼,其实是头皮疼,可看挠头,很快可痊愈,挠头还有很多其他好处,多试多得。

3、恢复。脚、腿等部位给以温暖,比如说早钻入热被窝,温暖一晚,容易恢复。

评论

朱博雅:

张老师好文笔!

钱俊伟:

赞!

我要评论:

版权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资料归协会和作者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且不可篡改,所有材料均不能用于商业运作,如有侵权,协会将采用法律渠道维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