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夜归来--2014年6月5日香山夜爬记
张春红 (2014-06-06)
作为本学期才加入协会的新人,和儿子球球两个一起参加了3次周末徒步、3次香山夜爬,算起来也小有资质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愉悦记忆和感动,虽然未曾有机会述诸笔端,但确实深深烙印在脑海,碰到当初每一次的同伴时都能很会心地提起——昨天夜爬归来的路上,儿子就提到他的同学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女汉子”(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翰”字),他立刻回敬同学(也是男孩)一个外号“穆桂英”——同车的余浚老师和我都是参加过“暴走吧,女人”3月8日西山徒步的,我们立刻会意地大笑——“女汉子”和“穆桂英”,相信参加过那次活动的老师们都不会忘记吧?“女汉子”们因为他/她们响亮而简洁的队名多蹲了好多次呢。
不过6月5日,我们的第三次、协会的本学期第11次(是按照传奇多多参加的次数计算的呢)香山夜爬于我是印迹最深刻的一次,亲身体验了协会的团队精神以及大巍领队的“侠义”风采呢。
前面参加过的几次活动都太过顺利了,我家球球小朋友每次都是一马当先、兴致盎然地完成活动,本来是儿子陪着我的,最后每次都演变成我搏命追赶。这次也一样,球球和多多、小皮、果果4个小朋友在孩子王余浚老师的一路“压制”(不停地喊着“慢下来、等一等”)下成功地成为先头部队,第一批登顶。
陆续登顶的队友们纷纷拿出好吃犒劳孩子们,巧克力、西瓜、果冻杯……一一到位,孩子们快乐地分享着第一阶段的胜利和美食。大概是用力太猛、吃得也有点急,很少出状况的球球下山时开始走不动了,一再催促之下终于很委屈地说他肚子很疼,整个人变得很没精神。这时候大巍侠出场了,他果断地让他身边的人都继续快速前行、包括我。他在队伍的最后很耐心地陪着球球,提问题分散他的注意力。最终落后一大截的我们抄近路、从一段很陡的山路蹚爬下去,既赶上了大部队,又实施了大巍的“紧张疗法”。经过大巍“紧张”、“掐虎口”等多项方案的治疗,在晚餐和休整后球球终于恢复了状态,下山的时候被果果妈妈“大战红孩儿”和“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牵引着不知不觉又走到了队伍的最前列,直到回到登山起点。
当我们赶上大队伍的时候,听到大巍和同行的队友打招呼,才知道这次队伍里还有人经历了不适,经过一些调整才缓和过来——大概天太热了,人们的体力和状态都在接受多重的考验。不管怎么说,和这样一个团队在一起,心里很踏实。
这次夜爬有7位小朋友,3个5岁、2个6岁、2个7岁,其实说“户二代”好像不太确切了,到底是家长们带动了孩子、还是孩子们鼓舞了家长,真的很不好说呢。20多人的队伍,从一开始就气势如虹,孩子们奋勇争先地充当排头兵,一下子就把第二梯队甩远了,那么安静的黄昏香山,竟然听不到孩子们的声音了。到达第一站的标准留影地点——好汉坡时,天还很亮、空气也还显燥热,相同的场景、相同的领队、不完全相同的队员们但有相同的笑脸——之前就有人建议每次拍照的余浚老师回头搞个展览,估计也会有如延时摄影一般的光影流年的效果吧。
感谢坚持夜爬的队友们,你们在渐渐地缔造一个传奇,孩子们再长大些,也许就不能再来走这个路程,但关于这个路程的记忆肯定会烙印在他们的成长中,不会磨灭。感谢大巍领队、余浚领队、范爱文老师、韩凌老师…….所有一直坚持和努力坚持的人们!
这次夜爬还有个令我满头大汗的“收获”,就是我被多多、小宝、球球三位小朋友集体地、一针见血地评为“巧克力阿姨”——看来除了努力户外之外,还得努力美白呀,要不下次估计要被评为“黑线阿姨”了,哈哈。
香山夜归来,燥热夏日里难得的清凉吹去疲累和烦扰,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版权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资料归协会和作者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且不可篡改,所有材料均不能用于商业运作,如有侵权,协会将采用法律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