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日,是属于青年人的节日,是北京大学118周年校庆日,也是北大人值得铭记的一天: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北京大学举行了珠峰攀登活动启动仪式,宣布北大山鹰社队员将联合富有登山经验的部分校友于2018年5月,即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整个登山活动,将以山鹰社为主体、包括在校教职工、校友,组成北京大学登山队。


北京大学教职工,在我国户外登山活动中,有着光荣的历史:1957年崔之久、丁行友和马文璞三位先生参加了当时全国总工会组织的攀登贡嘎山的活动,这是我国第一次组织高海雪山攀登;同年,国家首次筹备从我国一侧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贺龙元帅的亲自关怀下,原国家体委在北京香山举办了登山训练班。这个训练班的学员中,北京大学应招入选者占了科教界学员的大部分。他们是地质地理系的万迪坤、姚惠君、黄万辉、赵国光;地球物理专业的邵子庆;生物系的王凤桐,潘文石、马莱龄、梁崇智、宋森田、尚玉刚、李舒平。在1960年我国首次攀登珠峰的同时,北大成立了登山队。从那以后,在国家组织的历次重大登山的活动中都有了北大学子的身影。1998年王诗宬教授在北大一百周年华诞之际成功登顶卓奥友峰,成为北大教职工登顶8000米级山峰的第一人。
成立于2010年9月的北京大学教职工户外健身协会(TOEAPU),一直以服务教职工为宗旨,以团结、互助、友爱、分享的理念为指导,用户外健身的项目促进北大人的健康水平、提升生活品质、提高生命质量,使教职工以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态度、健康的体质,全情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事业中,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应有的贡献。
协会在做好适合普遍人群的户外健身活动普及的同时,也积极的建设了一系列有一定挑战性的品牌活动,如环青海湖徒步、环青海湖骑行、穿越库布齐沙漠、穿越腾格里沙漠、攀登哈巴雪山、徒步川藏线、徒步冈仁波齐等。协会会员已经成功完成了攀登哈巴雪山、珠峰大本营徒步(北坡)、尼泊尔安娜普尔纳环线徒步、非洲乞力马扎罗攀登、环冈仁波齐徒步、四姑娘山三峰攀登等一系列高海拔徒步与攀登活动。
值此北京大学登山队成立之契机,将以教职工户外健身协会为依托,组建北京大学教职工登山队,相信这次活动必将成为热爱攀登活动、奉行攀登精神的北大师生与校友们的一次盛会。
一、参与办法
北京大学教职工登山队针对所有在校教职工开放报名,队员人数不超过15人,本着自愿报名、严格筛选、全程参与训练和攀登实践的原则,2017年10月底卓奥友峰攀登结束后,由领导小组根据个人意愿和身体、技术、心理状态以及历次训练攀登实践的表现确定2018年正式攀登队员。
(一)报名条件
1. 必须为在职的北大教职工。
2. 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提交申请。
3. 身体健康,拥有一定的户外攀登经验,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攀登与徒步经历,能够应对高海拔攀登的挑战。报名者需填写身体健康和攀登经历调查表,以供审核。
4. 报名队员需自行筹备本次登山活动的经费。
5. 报名队员需要签署相关的免责声明等文件。
6. 教工队队员拟参加慕士塔格、雪宝顶集训、珠峰北坳、卓奥友峰、珠峰攀登和训练,需根据每次活动的要求缴纳相应的活动费用。
(二)权利和义务
在校教职工提交报名申请、身体健康和攀登经历调查表,经珠峰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即成为北大登山队正式队员,拥有如下权利和义务:
1. 有申请参与各项筹备活动的权利。
2. 有权利以北大登山队队员的身份出现在媒体报道和对外宣传中。
3. 将免费获得北大登山队全套带2018年珠峰攀登活动标识的全套攀登服装。需自行准备攀登所需的技术装备,包括高山靴、冰爪、冰镐、安全带、头盔、锁具、上升/下降器、登山杖等。
4. 需严格遵守珠峰领导小组针对攀登筹备组织、人员安排的各项决定,如确有不合理的情况出现,提倡协商解决。
5. 应维护北大登山队的形象和荣誉,为北大120周年校庆和攀登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珠峰冲顶教工队队员的确定
为了让更多的在职教职工有机会参与本次活动,也基于攀登珠峰的客观规律,教工队容量设定为15人。但是,从个人因素、高海拔适应性及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每个队员都适合在2018年5月份冲顶珠峰。因此,我们确定了2018年珠峰冲顶教工队员的选拔方案如下:
1. 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进行筛选,候选者必须为北大登山队正式队员。
2. 候选者必须全程参与前期的筹备训练和攀登活动。
3. 珠峰领导小组将根据候选人在2016至2018年期体能和技术训练水平及出勤情况、攀登活动表现、个人意愿以及教练评价,于2017年10月底之前,确定公布2018年珠峰攀登教工队冲顶队员。
4. 报名队员需要签署与攀登高山相关的法律文件。
5. 教工队队员参加慕士塔格、雪宝顶集训、珠峰北坳、卓奥友峰、珠峰攀登和训练,需根据每次活动的要求缴纳相应的活动费用。
二、训练
训练基本原则如下:
(一)出勤要求
训练分集训期和日常训练期。
集训期,要求队员全部参加,不能中途请假。
日常训练期,要求参照训练指导计划、选择合理的训练量、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并将训练计划提交给教工队指导教练。按照训练计划自主安排训练、训练后在教工队微信群及时打卡并上传轨迹图片,外加上肢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等。
(二)训练指南
1. 科学训练、循序渐进,以阶段性比赛和登山活动来检验训练效果: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分基础阶段(2016.05-09)、提高阶段(2016.10-2017.05)、冲刺阶段(2017.06-2017.09)、专项阶段(2017.10-2018.03)。
基础阶段:认识现状、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规律训练,以北马、50公里越野或攀登慕士塔格峰评测个人能力;
提高阶段:确定提升目标,制定每月加量/加强度的训练计划,规律训练,以冬季集训(2016年12月-2017年1月)雪宝顶攀登和春季集训(2017年3-4月)珠峰北坳攀登/TNF100公里越野来及时检验训练效果。
冲刺阶段:根据8000米高海拔攀登要求,制定专项训练计划,为攀登卓奥友峰进行训练,2017.06-07进行集中训练,包括必要的技术训练。以卓奥友峰攀登活动检验训练效果。
专项训练:根据珠峰攀登要求、结合卓奥友峰攀登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专项训练计划,为每个人设定攀登目标。在维持体能训练的同时,为攀登珠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其中,2017年12月-2018年1月为集训期。
2. 健康训练,及时检测身体指标
在每一次大运动量比赛、攀登以及集训期内的每四周之后,要及时进行体检,了解身体情况,在专业医生及教练指导下开展训练。
根据体检指标及身体情况,对队员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个性化的调整,避免运动伤害。
无论集训与日常训练期间,每个队员都应仔细体察自身机体发出的各种信号,如出现运动不适或身体信号的变化,应及时与队长和教练沟通,应听从教练的安排,避免盲目训练,造成突发运动伤害。
3. 自觉训练,注重劳逸结合
训练的提高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而专注和规律性的训练是提高训练水平的基础。因此,日常训练期的自觉训练非常重要。
日常训练既有训练量的要求,基本要求为每周20-30公里的跑量(按照个人情况及时间周期会有不同),又有运动周期要求:原则上隔天进行(每周二、四、六间隔进行跑步与登山等)户外运动,间隔日(周一、三、五)进行上肢力量及核心力量的室内训练。周日休息恢复或进行每月一次的大运动量训练。
集训期及比赛/大型攀登活动后,均有恢复期。
避免疲劳积累,避免突击训练,做到劳逸结合。
三、北大风采
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北大登山队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光荣团体,因此我们必须要维护应有的“北大风采”。
充分了解攀登规律、遵守团队纪律:高海拔登山是本质上存在风险的运动,因此了解并理解攀登规律有利于我们管理风险,另外团队纪律一旦形成,每个成员必须服从和遵守,这是保持团队战斗力的根本。
尊重我们高山向导、协作、后勤人员。高山向导、协作、后勤人员为我们的安全成功登顶付出极大的劳动,请向他们表达敬意和致谢,并且在他们需要协助时予以支持。
队友决定了一次攀登活动的绝大部分体验。攀登珠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胜利,和团队一起安全攀登、成功登顶才是最完美的结果。让我们崇尚团队精神,提倡队员互助。
四、特别提醒
忘掉现实中的自己,做一个优秀的登山者,热爱这个团队,尊重你的队友!
扎实细致的准备是安全成功登顶的关键,不要让攀登成为“负担”,让我们一起体验如此极致而特别的珠峰之行。
强大的内心比任何结果都重要!
把能做的做到极致就没有遗憾!
享受过程!
我们将以对珠峰的攀登为目标,实现对精神和意志的攀登!
在攀登中实现精神跨越,将物理的攀登上升到理想的高度、事业的高度,展现出北京大学教职工,永远向上的不懈追求。
以攀登精神为动力的源泉,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不断挑战、不断攀登的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把北大乃至中国的精神旗帜插在峰顶。
